10月14日,天津图书馆携“天津市古籍保护在行动”志愿者团队赴南开区嘉陵道街南江西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面向社区小学生开展“暖‘新’志愿关爱行动——我在天图读古籍 我在天图修文物”特别活动。本次志愿服务依托“市级发布—基层点单—平台派单—队伍接单—群众评单”精准配送模式,将专业古籍课堂直接搬到居民家门口,让沉睡千年的典籍“活”起来,化作可触摸、可学习、可传承的文化体验。
展开剩余61%活动现场,古籍修复师以“妙手回春,文脉流长——古籍修复技艺”为主题,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,系统讲解了古籍的定义、不同时期的装帧演变、修复时的修补、托裱等核心知识点。讲解过程注重知识的通俗化传递,帮助小学生建立对古籍及修复工作的初步认知,引导其理解保护古籍的重要意义。
进入实操环节,学生们化身“小古籍修复师”,在修复师专业指导下动手体验。从小心涂抹浆糊到对齐补纸,大家认真跟着步骤操作,慢慢体会古籍修复“慢工出细活”的专注与不易。尽管都是初次尝试,但在修复师的耐心辅导下,每个人都顺利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修复作品。
活动后,学生与家长表示,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了解了古籍相关知识,更体会到古籍修复工作的严谨与不易,未来会更加注重爱护书籍,主动关注传统文化。
此次活动既丰富了社区学生的文化生活,也为天津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厚植了青少年基础。未来,天津图书馆将持续深化活动内容、拓展服务范围,推动古籍文化普及活动走进更多社区与校园配资查询门户导航网,吸引更多读者了解、参与古籍保护,共同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。
发布于:北京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